第二百五十九章莫愁前路无知己(2/3)

安小山信口先说出两句,也算是应景。

“嗯,不错,应景而且笔触简洁景色辽阔。”老头辛子羊摇头晃脑的说道。

李卓也觉得写的不错,不过并没有惊艳的感觉。关可卿已经兴奋的握紧了筷子,她知道自己男人的才学绝不会出普通的作品。

安小山停顿了一下,假装思考一会儿,然后缓慢的吐出了最后一句。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这首诗原来叫别董大,是一首送别的诗。不过送给现在的李卓也正是合适。

李卓现在做的事情可以说是天怒人怨,被整个京城的权贵恨死了。虽然现在被叫做万家生佛,但是以后究竟怎么样真的不好说。

莫愁前路无知己,这个前路可以指董大离开的路,也可以指现在李卓的未来。

未来史书上怎样记载李卓?他做的事情是不是对。后人如何评价他?

安小山给了明确的答案,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就是告诉李卓,你必然将名垂千古。

将来有一天天下人都会给你拍手叫好的。

李卓也是读书人瞬间就感受到了安小山的拳拳之意。他的眼睛红了。鼻子也酸了。

这首诗是对他做的事情的最大的肯定。

李卓可以不在乎自己的命,但是作为读书人,他是在乎自己的身后名的。

这首诗他听出了义父对自己的认同,他也明白了为什么自己三番两次得罪义父,但是义父依然站在自己这边。

这不是利益上的认同,而是一种价值上的认同,他认同李卓为着天下人做的事情。

辛子羊摇头晃脑的品味这,诧异的看了安小山一眼。这诗写的朴实,但是绝对大气。

而且满怀了美好的期许和祝福。

更重要的是他从这首诗里面听出来,安小山一定会给李卓一条活路。

“义父……”李卓扑通一下跪下了双手举着酒杯嚎啕大哭。

男儿有泪不轻弹,李卓受过太多太多的煎熬了。他一直以为自己是孤独的持刀者,他一直以为自己身前都是敌人,而身后是万丈深渊。

此时此刻,他终于明白自己还有一个坚实的靠山。

“没用的东西哭什么?”老头没好气的说道。

“老祖宗,我实在是忍不住了。这些年我过得好苦啊。”李卓说着竟然泣不成声。

“行了,好好吃个饭,你哭什么去?一边墙角哭去。”老头子没好气的说道。

“哎……”李卓十分听话的站起来,端着酒杯躲到墙角呜呜的哭去了。

“你对李卓的期许是天下谁人不识君,那你对你自己有什么想法吗?”

老头子觉得诗词意犹未尽,又问到了安小山对自己未来的规划。

“我?”安小山犹豫了一下。

“了却天下事,何计身后名。”他脱口而出。

“洒脱,大洒脱啊。好一个‘了却天下事,何计身后名’!”

老头子非常高兴,拍着桌子说道,这句话里面透露出来安小山的决心和洒脱。

未做正确的事,可以不计手段。只要出发点是好的,只要结果是好的,什么手段根本无所谓,更加不为名声所累。

这有点佛家修心的意思了,一切只问本心不计手段。

老头子好像找到了知己,一般接下来就是老头子开始劝酒了。他喝一小杯,就让安小山喝一大碗。

安小山觉得不公平,但是架不住左右护法大长公主和关可卿这两位孕妇绝对是胳膊肘往外拐。

很快他就喝多了。啥人也搁不住这么灌啊。

当然老人家也喝趴下了。立即有两个贱妇抬着软兜,把老头像大马猴一样给兜走了。

至于安小山被抬到了卧室里面。

打发走所有的用人之后,大长公主和关可卿悄悄的来到床榻之上。两个人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的眼睛里面看到了兴奋。

当然两个孕妇是不可能有什么坏心思的。

“相公,作诗了,到你做诗了,来一首咏梅。”关可卿摇着安小山的手臂说道。

“别闹,我都罚酒了还做什么诗。”安小山翻身嘟囔着。

“快点,大家都喝了,到你做诗了。”关可卿不客气的说道。

“咏梅?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安小山嘟囔着。

关可卿和大长公主兴奋的点了点头,赶紧记下来。

“相公,你给妹妹做了一首,我的那,我不依……”大长公主为了诗词也是拼了,竟然开始撒娇。

“好好,都有……都有……”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着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安小山又嘟囔了一首,大长公主和关可卿兴奋的记录下来。

“哎呀,王爷,下雪了,来一首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